9月29日,作為第15屆亞洲紡織會議暨第9屆中國紡織學術年會的兩大分論壇之一,“2019紡織服裝國際協同創新管理論壇”在紹興市柯橋區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檢測中心主任伏廣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司處長苗雨晨,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祝靜芝,紹興市柯橋區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沈玉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檢測中心副主任王政,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總工程師楊萍,柯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祝志華等領導及嘉賓,以及全球知名機構、企業相關負責人共計200余人參與了本次會議。
會議現場
協同創新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與效率的最佳形式和途徑,紡織服裝的國際協同創新更是很多產業人多年為之實踐與求索的課題,如何使要素更有效的匯聚,如何突破創新主體間的壁壘?會議邀請到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各個環節的大咖,一起探討怎樣才能充分釋放“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的活力而實現深度合作的協同創新。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在致辭時指出,市場競爭不再是單純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博弈。連接各方資源,實現協同創新,產生疊加效應是當今產業創新和企業發展的新焦點和新范式,這關乎品牌價值創造能力、關乎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根基。推進產業協同創新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本質要求,是企業系統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需要,也是產業構建新優勢和取得新發展的重要體現。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
陳大鵬表示,本次論壇聚焦“紡織服裝國際協同創新管理”這一主題,邀請了來自全球的企業領袖、精英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互聯網時代供應鏈發展、設計變革、國際合作以及協同趨勢等重要話題。希望大家以此次會議為契機,以全球化的視野和高度,達成新時期供應鏈協同發展的新共識,凝聚產業新動力,提升產業供應發展的水平,共同推動中國以及世界紡織服裝產業的新發展和新進步。
祝靜芝作為活動東道主代表進行致辭,她表示,柯橋是托在布上的城市,是“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和紡織產業特色名城,有全球最大的輕紡交易市場——中國輕紡城,每年全世界近1/4的紡織產品在這里交易。站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新起點,柯橋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柯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積極響應國家“一路一帶”倡議,搶抓長三角一體化、全省“四大”建設、杭紹甬同城化等重大戰略機遇,推動柯橋全面開放發展。按照“綠色高端、世界領先”的目標,柯橋通過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打造“紡博會”“時尚周”雙子星,加強全球紡織產業之間的互動交流,努力以“時尚+展會”領跑“產業+市場”,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為契機,構建共建共融的聯動格局,協同發展、共贏未來。本次論壇在柯橋舉辦,有助于加強柯橋與全球紡織業的融合互通,為柯橋產業價值提升帶來智慧啟迪。
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祝靜芝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消費品市場,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品牌,都非常重視國內市場監管部門對于消費品的管理模式。苗雨晨首先介紹了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基本工作情況,并分享了“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制度改革”。為了提升這項制度本身的有效性和發現產品質量問題的能力,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實施了抽檢分離、優化機構遴選方式、完善雙隨機平臺、視頻監控四項改革措施。促進了產品質量問題的查出,促進產品質量水平的提高,促進了企業質量責任的落實,促進了市場經濟秩序的規范,為宏觀政策與管理提供支撐。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司處長苗雨晨
孟加拉國服裝制造商出口協會(BGMEA)主任秘書MD Mahbubur Rahman帶來主題為“孟加拉成衣行業現狀及孟加拉國—中國在RMG和紡織行業合資的可行性”的分享。他詳細介紹了孟加拉國在過去的40年里取得的巨大變化,并表示目前孟加拉國已經成為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紡織品出口國,但產品附加值相對較低,加工能力相對較弱,針織類面料仍有20%的缺口,機織面料有60%的缺口,是一個新興的投資市場。孟加拉國地緣戰略優勢明顯,法律保護完善,還有人力成本、人口紅利,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等都將促使更多的投資和合作到來。另外,他提出,產品的多樣化是促進行業增長的核心戰略,因此孟加拉國和中國在高端和非傳統產品領域的合資企業將取得更大的利益和利好。
孟加拉國服裝制造商出口協會(BGMEA)主任秘書MD Mahbubur Rahman
奧地利原料專家Bright Field International Limited CEO Ernst Sandrieser以“服裝創新協同中材料新功能的角色”為題,具體分享了其在面料和原材料方面運用的實踐與經驗,以Dralon?纖維,阻燃纖維、抗菌纖維、多功能纖維、原液著色纖維等為例,具體闡述了不同纖維屬性的不同特性和應用。同時強調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去了解纖維的特性和固有屬性,關注它們的用途,根據纖維不同的屬性尋求、擴大在面料中的應用范圍。
奧地利Bright Field International Limited CEO Ernst Sandrieser
在COLORO Global HQ, Shanghai副總裁Detlev Pross帶來的“設計與供應鏈中的顏色革命”分享中,他指出顏色是我們認知的關鍵元素,是我們行動、情感上非常重要的驅動力,同時也是紡織服裝行業重要的驅動力,超過90%的購買選擇都是因為顏色。
另外,他介紹了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聯合行業專家凝結20余載經驗研發的coloro?色彩體系和顏色標準,并于2017年與全球權威趨勢預測機構WGSN的母公司英國Ascential集團,聯合向全球市場推廣和銷售。如今,coloro?色彩體系已被確立為國家標準和紡織行業標準。時尚行業可利用這套數據進行分析,企業內部也可根據自己產品的需求去進行色彩的選用和分析。
COLORO Global HQ, Shanghai副總裁Detlev Pross
此外,Leherpeur Paris X日本小橋MLC創始人Martine Leherpeur針對全球視角下的面料發展趨勢進行詳細分析;來自香港理工大學時尚與紡織專業教授Basia Szkutnicka以“展望未來:由變革時代驅動的時尚一瞥”為主題傳遞出創新創造適變未來的趨勢理念;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部長本田圭介則以“感染對策服‘LIVMOA’的開發”為題具體介紹了抗感染服裝的開發與價值。
在“風云對話”環節,圍繞“全球紡織服裝協同互聯新趨勢”話題,香港理工大學紡織與服裝學院駱梅博士,品牌戰略專家荷蘭中歐荷蘭中歐品牌發展聯合中心主席Jorg van den Hoven,文化部非遺司研培計劃咨詢專家庫專家張毅教授,孟加拉國服裝制造商出口協會(BGMEA)主任秘書MD Mahbubur Rahman等嘉賓,圍繞如何創造品牌價值、如何實現柔性供應鏈的協同和合作、孟加拉國和中國如何進一步協同合作、非遺文化如何助力現代消費產品的創新等方面展開了深入探討。
“風云對話”環節
本次論壇作為全球紡織服裝領域一個開放、高效的交流互動平臺,集聚國際先鋒力量,交流碰撞智慧火花,合力共筑產業融合新橋梁,必將拓寬國際紡織行業間的互動、融通渠道,向全世界展示中國作為紡織大國和紡織強國的實力。